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新建商品住宅單月成交均價已連續4個月高于1萬,而今年全年的平均價格也已經逼近萬元。同樣是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9月,全國商品住房銷售面積10.3億平方米,銷售金額10.35萬億元,也就是說,全國商品住房均價達到了歷史新高9988元。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最新一期《全國百城房價報告》對此也做了解讀。
不過,房產房價繼續升高,但開發商卻沒有過去那般容易賺錢了。從今年各大開發商將關注點聚焦于怎么把房子賣出去就可以窺見行業現狀。數據顯示,今年前9月,全國100個城市房價指數環比漲幅以降溫為趨勢,近期略有企穩。此前之所以漲幅過大,和1-2月份數據異動有關。當前此類異動帶來的干擾減少,漲幅數據更為真實。對比來看,百城漲幅明顯超過全國水平,這也說明后續全國百城更需要穩定房價。
此類城市房產房價漲幅超過了20%的水平,成為今年四季度穩房價工作需要夯實的城市。當然部分城市漲幅過大,或和成交結構有關,類似蘇州和長沙等。若是考慮此類因素,那么實際上房價過熱城市并不多,對于成都、珠海、銀川等二線城市需要適當強化房價調控政策。
今年四季度各大城市依然有降價促銷的動作,所以預計房價漲幅不會顯著擴大。需要說明的是,今年房價處于一個特殊的環境,即低利率的信貸環境。在此類環境下,要警惕投資投機需求的釋放,這是穩房價方面所需要重點管控的內容。除此之外,后續也需要在地價穩定、市場交易秩序穩定、預期穩定等方面發力,以真正貫徹“三穩”的政策思路。
有數據顯示,我國家庭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其中74.2%為住房資產。這樣的投資組合在全球也是獨樹一幟的,與其類似的可能只有,以“房產興國”的愛爾蘭和西班牙。而近年來中國人口增速開始下降,且無法復制歐洲國家通過移民帶來的房產優勢,房產投資的高回報性當下看來難以重現。而這些城市均為全國經濟發達的熱點城市,人口持續流入。
過去,房價大幅上漲,掩蓋了房子的持有成本,投資者不怎么關注(如物業、維修、折舊、租金能否沖抵月供、再交易成本)。未來,房價不再明顯上漲了,但成本越來越高,比如月供、物業費、折舊。如果房價漲幅抵不過成本,持有房子就是負擔,這類房子再出售時,不僅耗時較長,也賣不上價。
更多資訊請關注桐廬樓市資訊
|